盖闻
空谷来风,谷不与风期,而风自至;
深山囿木,山不与木约,而木自生。
是故
福不可徼,德盛则集;
功不可幸,人归则成。
盖闻:我听说。盖,语气词,多用于句首。期:相约。囿(yòu):聚集。徼(jiǎo):通“侥”,侥幸。集:降,至。
盖闻
志大业者,必择所任;
抱大器者,必择所投。
是以
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
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抱大器:谋天下。大器,比喻国家、帝位。梁:架桥梁。螬(cáo):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俗称地蚕。这里泛指蛀虫。鲸鲵(jīng ní):即鲸。雄曰鲸,雌曰鲵。适:往,到。
盖闻
急雨之涨,可以决山,及其息也,得坻则止;
怒马之奔,可以超壑,及其惫也,历坎而瘏。
是以
长平之威,报在巨鹿;
会稽之胜,终于姑苏。
坻(dǐ):高坡地。怒马:体健气壮之马。壑(hè):坑谷,深沟。坎:低陷不平的地方,坑穴。瘏(tú):疲劳致病。长平之威,报在巨鹿: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战争,赵军战败,秦国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威震天下。而在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项羽破釜沉舟,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20万章邯秦军投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会稽之胜,终于姑苏: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死,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内卧薪尝胆,使越国逐渐强大,最终攻破吴都姑苏,迫使夫差自尽。终于,终结于。
盖闻
身无恒守,势穷则屈;
心无定主,情急则亲。
是以
失时之言,每多谦己;
堕井之呼,不暇择人。
恒守:谓不变的操守。定主:固定不变的主张。失时:不逢时。这里指不逢时的人。堕(duò):掉落。不暇:没有时间;来不及。
盖闻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是以
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
老成人丧,语典刑而闻者嗤嗤。
识:知道。夷险:平坦与不平坦。夷,平坦;险,险峻。履:践踩,走过。宴安:谓逸乐,闲适安乐。诘(jié)戎兵:治理军事。诘,治理;戎兵,军服和兵器。忽忽:迷糊,恍惚。老成人:指德高望重的长者。典刑:即典型,谓旧法、常规。嗤嗤(chī):嘲笑貌。
各显神通译连珠
刘基《拟连珠》第十二则(“物有甘苦”条。应读者需求,此则提前本期刊载),未见有人翻译。自习总书记引用后,人们希望有此则译文。为此,我们在“文成作家群”里约稿。古文翻译,译法不同。除译风外,就此则而言,某些词语可有不同解释,如“诘”可作“治理”或“询问”解;断句可有不同,如季冬晓女士的标点就为“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老成人丧语典形,而闻者嗤嗤。”四五天来,我们收到十来条译文,现筛选若干以飨读者——我听说,事物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的人才能分辨,道路有平坦险峻之分,只是走过的人才能区别。因此一旦安逸日久,虽然有人致力治理军队而上位者往往毫不在意,国家老臣陨落之后虽然还能谈陈规旧法,但当政者总是不当一回事。(高明辉) 我听说,物有甜苦,尝过才知道味道;路有平险,走过才明白情形。因此,过惯闲适安乐之日,对人说战争军事,个个稀里糊涂;丧失年高有德之人,对人说旧法常规,个个嗤之以鼻。(蒋夏雷) 我听说东西有苦有甜,尝过后才知道是什么滋味;路途有平有险,走过后才知道是什么情况。所以太平日子久了,问起军事来听者就会糊涂;老成长者死后,谈起旧法来听者就会发笑。(五有先生) 我听说物有甜与苦,尝过才知道;路有平与险,走过才知道。因此太平已久,问起军事就迷糊,长者已死,谈起旧法就发笑。(三郎) 都说物性有甘苦,只有尝过的人才知其味;道路有平险,只有走过的人才知其情。所以太平日子一久,强调兵戎之事会被人忽视;忠良旧臣一死,援引典章法规会被人奚落。(胡正裕)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作者:季冬晓(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一句古语。这句话出自刘基的《拟连珠》,其完整表述为:“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老成人丧语典形,而闻者嗤嗤。”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拟连珠》是他仿连珠文体而写的长篇诗作,共六十八首。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大胆实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句名言饱含了实践认识论的哲学智慧,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与不易,对我们站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具有启示意义。从认识论上看,刘基《拟连珠》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实学、实效、实功、实践的求实之风,正因如此,刘基才与诸葛亮一样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基的思想来源于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因而他被誉为“会通百家、兼容儒道”的“一代文宗”。明末竟陵文派创始人钟惺评曰:“居身涉世之理,用贤治人之道,与夫阴阳祸福、盛衰治乱无不具备于六十八首,寝食其中,有无穷受用处,公真教敷一时,泽被千古者也。”“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中国自古就有注重实践的传统。孔子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荀子也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清代颜元在《习斋记余》中指出:“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这些古代思想家之所以重视实践,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实践方能建立功业。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修养功夫,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因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普遍重视实践。正是这种经世致用、注重实践的精神传承,毛泽东才在《实践论》中,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哲学精神与中国传统实践哲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更高层次上归纳提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纵观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中国之所以实现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从哲学上看就是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代表的正确思想认识指导下取得的实践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和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进一步实践基础上,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显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反复总结的基础上而获得的。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人更需要实践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从而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我们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光明日报》2018年12月05日 10版)
刘基讲过的那些故事
转述者:五有先生
聪明的麝东南地区,珍美的物品有荆山出产的麝香。麝香是极为名贵的药物和香料,这跟一种叫麝的动物有关。麝,似鹿而形小,无角。雄麝的肚脐跟生殖器之间有麝香腺,麝香就是由麝香腺分泌出来的。麝是很聪明的动物。楚国有人追捕麝,麝被追得急了,就挖出脐下的麝香扔到了草丛里,追捕麝的人便赶去寻取麝香,麝就趁机逃脱了。楚国令尹(yǐn)(宰相)名叫子文的,听到这事就发起了感慨来:“这兽啊,很多人还比不上呢。那些人因贪图财物而丢了性命,还连累他的家人。他们的脑筋,怎么就连这动物还不如呢!” 东南之美,有荆山之麝脐焉。荆人有逐麝者,麝急,则抉其脐投诸莽,逐者趋焉,麝因得以逸。令尹子文闻之曰:“是兽也,而人有弗如之者。以贿亡其身以及其家,何其知之不如麝耶!” 麝脐:即麝香。因麝香从麝脐而出,故称。荆:楚地。古人以为楚地蛮荒,多荆棘,故称。抉(jué):挖出。逸:逃跑。贿:财物。知:通“智”。
南田山的“猫狸”
狸猫,郁离子的故乡南田一带是叫“猫狸”的,专喜叼鸡吃。因它形体小,叼鸡时是拖着走的,所以本地人说狸猫叼鸡是“猫狸拖鸡”。
郁离子隐居南田山时,有天夜里猫狸拖走了他家里的一只鸡。拼命追赶,没追上。第二天,他的随从就用鸡做诱饵,在猫狸进入拖鸡的洞口放了个捕兽的木笼。猫狸来后,就被笼住了。那猫狸哟,身在笼中却还咬住、抱住鸡不放呢。随从边打边夺,那猫狸就是到死也不放开!
对此,郁离子发表了一番很有感慨性的评论——
“那些为钱财而送命的,也是这个样子吧!
“宋国有位地方官,因贪污受贿而吃官司。狱官审讯他,他隐瞒事实,拒绝招供;拷打他,还是老样子。行刑的差役告诉他:‘你坦白了,这种罪的处罚也不重;不坦白呢,就会被活活打死。你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较轻的处罚呢?’最后他还是不坦白,直到被打死去。临死前,他要求跟儿子见一面,私下对儿子说:‘好好保管这些东西,那是我用生命换来的!’人都耻笑他!这种人,跟那猫狸又有什么区别!”
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其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擭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其亦犹是也夫!宋人有为邑而以赂致讼者,士师鞫之,隐弗承,掠焉,隐如故。吏谓之曰:‘承则罪有数,不承则掠死,胡不择其轻?’终弗承以死。且死,呼其子私之曰:‘善保若货,是吾以死易之者!’人皆笑之。则亦与狸奚异焉!”
擭(huò)其入之所以鸡:即“以鸡”“擭其入之所”。以鸡作诱饵,在狸猫进入的地方放置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擭,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这里指安放“擭”;入之所,进入的地方。
絷:拘执。
缧:拘禁。
掠:拷打。
犹是:像这样。
邑(yì):县,这里指县官。
以赂致讼:因受贿而吃官司。赂,行贿,这里指受贿。
士师:狱官。
鞫(jū):审讯。
承:招认。
胡:为什么。
若:这。
奚:什么,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