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

教育之道

原文

   夫学也者,学为圣人之道也。学成而以措诸用,故师行而弟子法。是故搜罗天人,究极古今,旁通物情,达其智也;齐明盛服,非礼勿动,笃其敬也;见恶则违,见善则随,敦其仁也;存心养性,乐道尊德,致其大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尽其细也。忠信谨悫,固其内也;貌言容止,闲其外也;诗书六艺,昭其文也;刚毅木纳,培其质也;亲贤友仁,以辅德也;幼幼长长顺天则也。夫学,智以周之,敬以一之,仁以行之;立乎大,不遗乎细;严乎内,不弛乎外;文以藻之,质以干之;于是乎德成而不失其则。

  今之学,主以文墨为教,弟子上者华而鲜实,下者习字画以资刀笔官司,应酬廪粟之外,无他用心,其亦异乎之所欲为者乎。夏之校、殷之序、周之庠,吾不得而见矣,而有志焉。道之将行也夫,吾室之成未可知;道之不行矣夫,吾固将以尽吾心,终吾年。纵不能行为今,庶其或垂于后。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译文〗

 学校,首要教育学生学习圣贤的道德操守(忠、孝、诚、节、仁、义、礼、智、信,谨慎、诚实、坚定的道德操守),学成后要结合实践知识为囯家社会服务,尊敬老师,以师长为榜样。所以遍访出类拔萃道德高尚的杰出师资,指导学子研究透古今,触类旁通事物的规律,无所不明,满腹经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子的智慧。学子要庄整服饰,穿着整洁,戒除嗜欲,不酗酒吸烟,斋戒虔诚,祭祀与日常不合礼仪的举止言行不为,重在令人尊敬;看见邪恶的便离开,看见善良的要相随,督促学子做仁慈愽爱的仁人君子;修养心性,乐善好施,崇尚道德,要做到日积月累。讲究礼仪在人世,施行威仪于天下,要尽量做到一丝不苟。培养忠、孝、诚、节、仁、义、礼、智、信,谨慎、诚实、坚定的内在道德修养;言谈举止,仪容端壮大方,要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熟读诗经,吟诗作对、诗词歌赋唱和,六艺的礼、乐、射、御、書、数等娴熟,培养出德、知、御(体)(忠孝诚节、仁义礼智信、礼、乐、射、骑、御、書、数)文武兼备的才能;培养学生刚强坚毅朴实的道德本质;敬师爱友亲善贤士同仁,以辅道德准则的基础;教育学子从小到大遵循天道的道德准则。

  教育,知识要普及,坚持教育学生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仁义道德以一贯行为表现;教育学生从小胸怀为国为民的大志,但也不能忘记教育学生大丈夫能屈能伸,能粗能细;要严格重视内在修养,诫娇诫躁,不好高骛远;文章辞藻华丽,要显真才实学以实用为主;于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道德品质高尚,德智体全面,学成而以措诸用,而不负该教育方略。

  现元的教育,主要以文墨为教,上等生华而不实,一般学生,习字画以资作画、代书、诉讼,应酬廪粟维持生计外,沒有实质的教学意义。其实无异于政府教育不作为了。夏、殷、周等朝学校的教育我没有体验过,但有史誌记载,政策将重视教育,我们国家的职能部门对教育事业能否取得成就难以预测;政策不重视教育,我将坚持学以圣人之道德、知识、防御文武兼备的教育方略,不忘初衷,将尽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心坚持至终年。纵使这教育方略不能被当今采纳推广施行,企民众或许能传于后世教育作参考。

原文

夫教、政之本也。知本,斯知政矣,

——《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

〖译文〗教育,是政治的核心内容、是治国、兴国的基础。知道教育是政治的核心,治理国家应以教育优先,那就懂得政治,具备理政治国的方略了。

原文

“学校以教民明人伦,”、“今乃至相率而为盗,庸非典教者失其职耶?夫民之所以敢犯法者,以其不知人伦也。圣人之教行,则人伦明矣。人伦明,则为民者莫不知爱其亲,而不敢为不义以自累,为士者莫不知敬其君,而不敢自私以偾国事,盗贼何由而生?亦何由而滋蔓哉?诸君子可谓能知治道之本矣,”

——《诸暨州重修州学记》

〖译文〗

    学校教育,以教导学生及民众懂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別,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古人认为背人伦,犹如禽兽的行为。)现今贼盗不断,犯罪率高,难道不是政府教育部门官员失职吗?民众之所以敢犯法者,是以其不懂道德伦理也(刘公认为教育使人明人伦,人伦明,帶来社会效应:为民不会有失道德行为,民风淳朴,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违法犯罪的现象就小了。)。实施孔圣人的教行,那民众懂道德伦理了。人伦明,则为民者莫不知爱其亲,而不敢为不义以自违法犯罪,为官者莫不知敬其君,爱国为民,而不敢徇私枉法,盗贼何由而生?丧失道德伦理的不法行为也何由而生长蔓延?政府官员可谓能知重视教育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政策了。

原文

制产以建读书之所,延名儒为师,以训子弟,以及族姻之人,咸所知学。大则修身齐家,以用于时,小亦不失为乡里之善士,不亦乐乎?

——《季氏湖山义塾记》

〖译文〗

    自己制产出资义务创办私塾学堂,聘请有学识有名望的老师,以更好地教育子弟,以及族人亲戚村人,全都能上学学知识。学成的可入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为民,即使不能入仕的,也是乡间有修养学识的名士,这办学不是一大造福社会子孙后代的好事吗?

原文

必学而后入宫,必试之亊而能

——《郁离子·千里马.4》

〖译文〗

   必须有德智体六艺全面学识的才能入朝为官,委任前必须经过实习测试,确实才德兼备、有办事能力的,才于录用入宫。

原文

   以率之以身,教之道也,人之责也,典教者之所职也。

                          —<<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馆记>>

〖译文〗

   以身作则,是教育之道的道德规则,大家的责任,也是主管教育者的职责所在。

原文

学校以敷教化,作兴贤良,必宏其规,非欲以为夸也。

—<<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

〖译文〗

学校以开展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教化即:政治风化。《茍子臣道》:“政令教化,刑下如影。”而《诗周南關睢序》:“先王以经大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为振兴社会有道德情操的良好风气,必须扩大道德教育规范,但并不会是华而不实的教育。       

原文

政教并举,治民之道备矣。

—<<杭州路重修府治记》

〖译文〗

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要重视教育,政务与教育并举(这是刘公的人材观。认为治国理政靠人才;而人才靠教育培植;并在著《郁离子·千里马1·公孙无人11·瞽聩5》及《拟连珠·15》等篇警戒“人才系国运”);这治国理政的政策就健全了。

原文

惟孔子明王道以教万世,

——《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

〖译文〗

天下惟有孔子文德明上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的王道,以成万世师表。

原文

学以施孔子之教。孔子之道,于是大行,弥履而无间。

——《山阴县孔子庙碑》

〖译文〗

学校以施行孔子的儒学教材教学。孔子文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的道德教育,于是在社会传播流行,儒学教材永久普及全国各地。

原文

学校所以明教化。教化不明,彝伦攸斁,而后盗贼生焉,岂无故哉?

——《山阴县孔子庙碑》

〖译文〗

学校所以要进行道德人伦素养的教育,以明教化(重教育,使人明教化,社会就不会有失道德行为,为民不敢违法犯罪;为官不会不为国为民,徇私贪赃枉法,祸国殃民。)教化若不明,天地人之正道就会被败坏,从而偷盗不法的行为就发生了;岂能说不是当政不重视教育之故吗?

原文

“学校以孔子为谁得而议之哉?国家乃先代旧制,凡天下郡、县,莫不有学,学皆有孔子庙,立官设教,以作成贤能,”

——《诸暨州重修州学记》

〖译文〗

  学校教育以孔子学术为教材,以孔子文徳为范规谁有异议?这是国家继行中国历代先王的旧制,凡国家各地区、县那里没有公立学校,教学还有孔庙实地祭拜学习,政府重视教育,设立公办的官方学校,作为培养贤士能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原文

古之人以政弼教,教与政不相违,而其效皆归于化民为善。

——《送常山县达鲁花赤乐九成之官序》

〖译文〗

古圣贤以政务重视辅导扶助教育事业,教育与政务相辅相成;政府职责是指导国民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教育的职能是教育人们懂人伦明教化。民众懂道德伦理则莫不知爱其亲,就不敢为不义以自违法犯罪;为官者莫不知敬其君,爱国为民。而政教的职责都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原文

节次随朕征行,毎于闲暇,数以孔子之言开导我心,故颇知古意。

——《弘文馆学士诰》

〖译文〗

   每当随本王征战行军间, 一有闲暇,就以孔子之道教育、开导我的思想境界,所以颇懂圣贤之道。

 建明后,刘公辅佐朱元璋重教育,复科举。朱元璋明初谕示:“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并实施科举、教育与任用三者融为一体的制度。此实则刘公之《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与《山阴县孔子庙碑》等铭、记对教育、人才观的翻版。即亦是刘公“毎于闲暇,数以孔子之言开导”的效应。《明史》载:“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其径由学校通籍者,亦科目之亚也,外此则杂流矣。”、“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明史》又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和刘基所定。”

G引文:

1、《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论语》、《六艺略》

2、《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

3、《诚意伯刘先生文集》·《诸暨州重修州学记》

4、《诚意伯刘先生文集》·《季氏湖山义塾记》

5、《郁离子·第一章·千里马.4》

6、《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

7、《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茍子臣道》、《诗周南關睢序》

8、《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杭州路重修府治记》《郁离子·第一章、千里马1·第四章公孙无人11·第五章、瞽聩5》、《拟连珠·15》

9、《诚意伯刘先生文集》·《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

10、《诚意伯刘先生文集》·山阴县孔子庙碑》

11、《诚意伯刘先生文集》·山阴县孔子庙碑》

12、《诚意伯刘先生文集》·《诸暨州重修州学记》

13、《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送常山县达鲁花赤乐九成之官序》

14、《弘文馆学士诰》、《明史》卷六十九《选举一》、《明史》卷七十《选举一》